两个人的车站》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欢乐分裂

2011-04-28 21:17:49

两颗流星在一座小站偶然碰撞出的火花;经历了此等唯美理想的爱情,若在现实中又无法伸手援救,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呢。

Panda的阴影

2016-09-07 03:02:45

苦中作乐,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态度;惺惺相惜,也能催生出矢志不渝的相濡以沫爱情。不得不说,普拉东是多么粗心大意的男人啊:一开始,既然都知道火车要开了,还肆无忌惮地在那为饭钱争执;而后,那么重要的身份证被人拿走,也不直接拿回来……最后在木屋里睡觉都不注意第二天回去报道的时间。

狄飞惊

2012-08-18 20:42:26

狼吞虎咽间,他突然意识到身后的声响。霍然回头,门边的她悄然俏立。四目相接,他张口欲言,却是一阵剧烈咳嗽。她急步上前,朝其背部猛力一拍,咳嗽停止。这个重逢的细节太妙。

cream.cx

2007-09-02 18:44:40

我觉得还是配音版的好看。

mecca

2014-02-25 17:19:28

3++ 音乐灵,渲染出了发乎情止乎礼的感伤。其实相比萍水相逢亦步亦趋,倒更欣赏两人中年危机下的惺惺相惜。把握到了女人那种自怨自艾又果敢无前的纠结心态,附属品身份描画形象。有趣是对苏联解体前一些社会风气的捕捉和得体融合。

翟墨子

2012-09-20 23:00:07

不如《办公室的故事》有趣;两段奔跑是亮点:送别男人后女人的悲伤与决绝;结尾两个人在雪地中奔跑。最后一个镜头拉的好美。两个人重逢的段落,竟然差点把自己给搞哭,唉。中文配音不适。

字母君

2017-06-17 20:39:10

有被这对中年人甜到,前半段我全程脸上都挂着傻笑。不能再俗的欢喜冤家+婚外情题材,剧本写到这份上也已经不能再厉害了吧?情感真挚,人物可爱,结构有趣,台词更是经得起细品。细节太点睛,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木屋拍背。要说哪里美中不足的话,开头男主角死脑筋的特征到后半段似乎消失不见了。

咖啡淡了

2011-09-18 15:22:57

如果钢琴师没有因替人顶罪而入狱,他会倾心于女服务员吗(会,可以是情人)如果钢琴师没有因为入狱而做了清洁工,女服务员仍会这么大胆地表白吗?(不会,服务员如何能与他做播音员的妻子相比呢),地位相差悬殊的婚姻是场冒险之旅,他们最后能走在一起,因为惺惺相惜,同病相怜,才让彼此的心贴在一起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017-10-06 17:15:52

金草莓主竞赛:体制内长大的孩子,处处是尖锐倒刺的铁笼,才会明白镜头下那些讽刺的辛辣味道。夹缝求生的面具底下,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爱情的花朵总也娇艳,即便开在曾经沧海的破碎之躯。雪地里的琴声如诉,动容又心酸,专制的年代,爱是最温暖的阳光。

逝去的爱

2014-10-31 16:19:20

导演的调度功夫好,出来的场景很具有生活气息,细节关注度高,视听语言也很棒,多处转场处理值得借鉴,演员的表演恰到好处,在去监狱探望钢琴师的一段戏中,那种久别重逢之情,通过两人细微的动作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即是如此熟悉又是如此陌生,最后一场戏用手风琴演奏结束全片,增加了此片的艺术情趣

方枪枪

2017-09-02 22:36:2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比起导演的《办公室的故事》而言,本片情深意重却趣味不足,俨然一部欢喜冤家版的情深深雨濛濛。两条线索,倒叙,首尾呼应,然后故事上车站偶遇,相识相爱,情节营造情绪渲染,最后再度相逢,自然让人感动。结尾,监狱外,雪地手风琴,两人,音乐响起,太美好了。

风间隼

2017-04-24 00:08:02

女主角扮演的车站女服务员太出彩了,明明集虚荣、势利等小毛病于一身,,却那么真诚可爱,和男主角一般,有颗金子般的心。1983年的片子,折射出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风貌,抨击投机倒把,歌颂诚实守法的主题很有时代特点,但并不过时。车厢定情和以美食重逢两段最为动人。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