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葬礼

葬礼》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柯里昂

2018-01-04 22:42:05

以中间一段黑白默片形式为主要代表同时又辅以偷腥、儿童打闹、观看“葬礼教程”等让人跌破眼镜忍俊不禁的情节外加角色对话间所奠定的反常规反传统式家庭片格调等大量戏谑、消解与娱乐风格都毫无疑问地赋予了这场基调本该是严肃、哀痛的家庭仪式莫须有却又十分难得的“乐趣”,当然,悲伤最终总会到来。

無響應

2021-04-03 14:45:04

死亡只是一个踏入天国的步骤,是人生的一部分。各个年龄阶段的群戏百态。中间的影像记录是死之外的生。一大米初监督。笠智衆客串了住持和尚。还有助监督黑泽清。取材自宫本信子父亲的葬礼。

凉月无风

2010-07-15 06:08:44

犀利的日本电影 从开头的第一部到最后一部都透露着反讽的意味 但是其中的角色又不缺乏正常人的感情 很写实 相信是日本生活的写照

路西法尔

2018-09-17 13:50:32

拍得好民族志……逝者在葬礼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更多的是生者如何相处,如何分享死亡的意义,轮流敲打棺木上的钉子的仪式就是符号学上的分享,可以看到的社会学上的分享则更多。回想去年祖父去世的葬礼,仪式虽然不同,意义其实也差不多。

彦夕

2008-12-31 21:16:36

2008年的最后一部,算是这倒霉一年的葬礼了。正剧的氛围里偶尔的细节小幽默,看起来自然比去年英国的那部葬礼的喜剧要沉重些。看到了一头秀发的岸部一德……黑泽清究竟是副导演还是在片子里演副导演-_-。

阿德

2016-02-27 10:38:50

葬礼带来的人生百态,用一场仪式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处女作拍出这种水平我给满分。

空思

2012-03-22 20:36:11

丧葬风俗中的人生百态,即批判人性又娱乐观众。

2015-04-06 01:36:58

棺材里的主观镜头、顺着电线跟拍、大景深拍摄群像。日片里的长镜头还有复杂调度总让我觉得是在看同一部电影。细致描摹葬礼可以与《喜宴》中的婚礼部分对照着看,东方传统礼俗的现代遭遇。

mecca

2015-03-19 22:17:47

7分。伊丹十三处女作。有早期日本映画平民生活浮世绘的平淡真实,也有80年代的荒诞(注意旁白选择) 和冷静,不时跳出一点黑色幽默的深情。对身后事料理人的特写,也有重新审视民族性丧葬文化及生死观的意味。特别喜欢中间那段黑白录像demo。

超cute侠

2012-11-13 20:22:20

伊丹十三的这部电影用举重若轻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他以一种严肃而又不失幽默的手法为观众展示了一场日本普通家庭葬礼的流程。这其中所运用的喜剧元素并无对死者的不敬,相反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带领我们超越了生死,如同最后炉中冒出的缕缕青烟那般恣意洒脱。

juni

2017-02-18 01:36:30

太棒了 摄影构图颜色 人物脸部close-up的程度也深得我心 有几段颇有实验性 比如黑白胶片的部分 住持念经超度时相机跟着电线走向运动的镜头 野合的镜头也是非常之raw 甚至看起来添油加醋的旁边也感觉有其存在的理由 见到了小津御用的笠智众和年轻时的小林熏 母亲最后似乎也和这个不被人喜爱的父亲和解了

谋杀游戏机

2011-08-29 22:19:49

艺术与市场的整合,融贯东西的生活化轻喜剧,反思意识,无强烈戏剧冲突重在展示过程与细节,录像资料,戏中戏,空间设置舞台化,对生命坚韧无言的固守。看过中美英等国的葬礼喜剧,唯独这部既有恬淡平和的大和民风,又有微妙苦涩的民族思考。大器晚成的伊丹十三导演处女作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