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玛柯德

阿玛柯德》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沉默在冥王星下

2013-11-12 03:49:17

这是一部结构松散、支离破碎的作品。刚看完的《梄山节考》,更衬出这部的低级处理。费里尼是那类很会唬人的导演(略高于王家卫、岩井俊二、贾木许),擅用一些小花招蒙蔽观众,难怪美国人把他推崇到和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同样的地位。看这片时想到两件事:铁凝的散文《我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和毕莎罗的画

汪金卫

2012-06-09 23:36:24

又是一部个人意义大于电影意义的电影。费里尼展示了其童趣、幽默的一面。导演们在老年的时候,都会想拍个这种童年情怀的电影。(库布里克大师例外~)叙事碎片化、零散化,想象与现实(其实是也是模糊而细碎的回忆)结合。加以独特的意大利小镇风情(《天堂电影院》《1900》都有展现),构成此作

毛樱桃

2011-03-09 08:17:11

我看过的最迷人的电影之一,比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更好。一个真正伟大的导演会用电影讲小说不能讲的故事,表达诗不能表达的诗意。

喂饭

2017-11-03 23:42:35

8.0 费里尼写给故乡的赞美诗,每一个场景都如坠云端,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对镜说话。首尾是钟声,是柳絮;过程是家中吵,是树上闹,是雾中歌,是雪中笑。听君歌一曲,枯木又逢春。

麻麻睇

2011-07-26 01:21:46

同样充满着失落的无力感,《罗马》以城市为载体影射群体,本片则侧重个体激情的荒诞美。费里尼的乡愁,对母体的依恋,在片中以迷恋妓女、遭遇法西斯及美国新文化入侵、暴雪封城等形式外放。曾经的文明古国,现今也只能通过吮吸硕大的乳头握着手枪自慰,排遣些许惆怅罢了。

瑞波恩

2020-10-24 21:46:38

费里尼百年诞辰放映.资料馆留影一首Fellini写给故乡的散文诗,诙谐的荒诞的,神奇的可爱的,残酷的伤感的……林林总总都是印象派的浮光掠影,一幕幕怀旧画面在大银幕闪现,关于一座小镇的琐碎回忆。无所谓男男女女,说不清哪个才是主角配角,出场人物众多却个个性格鲜明,真正的主角也许就是这片意大利的可爱土地吧?有人出嫁有人长大就有人衰老死去,Fellini是绝对的作者型导演,每个画面对白都是他跳跃思想的化身,相对而言,Tornatore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就明显具象化的多。ps,Amarcord的片名貌似是意大利方言(意为“我记得”,I remember),片中常出现的那段旋律是著名的《Siboney》。

海樹

2012-04-09 16:28:38

Good things always gone with wind, but spring will be back soon

(๑⁼̴̀д⁼̴́๑)

2017-10-27 01:15:34

有趣的是,在《阿瑪珂德》中,我們也可清楚地看到費里尼對女性形象的思索與著迷,聖母、烈女、蕩婦的三位一體,母親與妓女形成了互為表裡的對比,而費里尼作品中一再出現的、體態豐腴、巨大的女體,不但是哺育孩童的母性泉源,也是青年性啟蒙的開端

荔枝超人

2008-05-04 17:33:13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of all time!!!

石头摇篮

2019-10-11 15:54:51

分三个中午看完,看得心都化了。丰富得无与伦比。温暖,真实,不造作。幽默智趣,活色生香。家庭,族群,城镇,国家,政治,宗教。爱,情爱,性爱,家庭之爱。……这么多东西在一起,却毫不淤塞,甚至看上去十分风淡云轻。镜头语言干净流畅素美。还会再看,约三两好友一起看,一起陶醉。

岩井俊七

2014-05-18 20:59:36

飞舞的木棉花里迎来春天的小镇,一艘游轮就热泪盈眶的所有人,晨雾里神话般的白牡牛,雪地里不知来处的孔雀,躁动不安的青春少年的念想,每个人都苦于现状,每个人都向往异乡,只是当她真的遇上如意郎,又是比谁都依依不舍嫁他乡,喧闹里满目眷恋的群像,万岁我们的费里尼,万岁我们的故乡@世纪友谊4K

晚不安

2019-01-20 15:09:44

一种流动的景象,充满了惊奇。一种狂乱的想象中的无法预测的生活,完全虚构的小镇经验令人沉醉。那么私人,又是那么诚实,挥洒才情又满足自我。笑到流口水,眼眶里又溢满了泪。库斯图里卡的《地下》绝对受到费老师的影响了吧。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电影,我们的眼睛真是有福。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