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撒把

大撒把》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万颖Yvonne

2012-08-18 17:30:22

那个倾家荡产也要送对象做海归的时代,留给另一半的是无限的凄凉。

胤祥

2017-03-08 23:29:23

大概是冯小刚生涯最佳剧作?还是煽情喜剧路子,但下手真是狠。这片儿拍好了两件事,一个叫无聊,一个叫寂寞。葛大爷也有年轻的时候,烟虽然抽得多了点,但使活的尺寸那叫一个舒服。徐帆颜值巅峰,能给葛大爷捧,这得多深功夫啊。有点小毛病,尤其是新年大段子过去之后观众上套儿之后,但不妨碍五星

蓝田

2018-02-16 21:33:00

北京人在纽约前传。葛优在里头一本正经地幽默,非常喜欢。北京人那时可真时髦啊,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物质条件~毕竟首都!

蔷薇泡沫

2020-09-07 10:06:11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许多璀璨的明珠,汤加塞班马塞尔群岛,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两万人口,盛产鸟粪。” 好多年后,这段台词依然可以背出来。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出国潮,日坛的美国使馆前排队的人流。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了。那时候,男女青年约会可以上天安门城楼,电影说拍就拍。还有十三陵、长城、故宫、以及长虹桥边西南边的初云日本料理……快三十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不变的是,被抛下的人,和无处安放的情感;男男女女,付出的不知是同情还是依恋。可惜天亮之后,那点残留的温情,如同大年初一街头的满地鞭炮纸屑,被踩来踩去,一片狼藉,只能自己默默打扫清理。或许等到多年之后再偶尔说起,已是过眼云烟。

刘酸铜

2016-06-26 00:10:45

首都机场坐电梯上二楼总有一个角落可以看到你通过安检的背影。

炎夏

2019-08-14 20:38:42

(几乎)全面平庸的一部电影,对“大撒把”这一主题的刻画是见皮不见骨,抓挠得很。漂浮在剧本上空的一丝幽默,也被具体到摄制、演绎层面的方方正正所遮蔽。虽然葛优、徐帆的演绎风格初显(?),虽然冯小刚曲径通幽式的逗乐也在成型,可导演的才华确实,,,捉急。片尾两次可以收住故事,却硬是拉到了一个较封闭式的结局,大概也逃不出导演的锅。

seabisuit

2021-02-06 23:06:29

大撒把就是留下来的大sb,冯小刚和郑晓龙合作的剧本太棒了,90年代初满眼都是涌进的外来事物,出国潮随着起飞接下来就是他俩的《北京人在纽约》,日臻成熟的葛优呢是《霸王别姬》和《活着》,也奠定了以后冯氏喜剧贺岁片的基础。被抛弃留守的男女假装试爱不就是后来的《花样年华》嘛,突然跨越时间的字幕卡和漫步北京景点的闲聊蛋侃也有点京味儿侯麦的意思,天安门城楼上还戏耍了一番王朔和文艺女书迷。台词金句频出,几个黄金配角出场的段落都太精彩了,时装模特一样颜值巅峰期的徐帆真漂亮,但演技相比就太戏剧腔啦。情感转变的节奏以春节为界拿捏的也好,其实还是相当于自嘲式的肯定了在改革开放后还要有坚守重情义的人。当时好多国产片旧制作模式上的通病整体稍感粗糙,尤其后期的配音和音效。中间剧院胶片版。

Obtson

2013-07-27 21:49:44

片子散发出一种积攒的伤感,以及言语之外浓稠辛辣的无奈。90年代初期的出国热,转瞬蔓延至今越燃越烈,留守或海拓,说到底都是分别,西出阳关来日难料。

Muto

2018-07-30 12:27:45

90年代如火如荼的出国热被电影质感很差的《大撒把》猛灌了几口凉水,然而冯小刚吃不到葡萄就怪葡萄酸的假正经心理只能让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自己频出洋相。表面上假装让《不见不散》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背后却依然书写着《北京人在纽约》迷路时的笑话。所谓坏电影就是巫术,因为它们的描述完全与现实不符。

jessiestone

2008-08-20 16:07:53

08.8.19cctv6播,就在狂野的河之后,可惜被人调台了。还有点小幽默。

大佑

2011-02-22 14:04:19

3.7 結局挺好的,當年的徐帆還挺漂亮,眼睛夠大的。葛優還那樣,演實在人,做實在事,平時還不忘貧下嘴。

欢乐分裂

2014-09-20 20:52:20

三星半;90年代的片子都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