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野蛮入侵

野蛮入侵》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mayfog

2010-11-21 11:43:46

盘子太小,试图承载的力量太重,题材太庞杂,手术刀太小。加拿大充满知识分子气息的电影,谈历史、宗教、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哲学、思潮,这一点上足够话痨,体现了 多元价值观和包容力。感情深度还是略微欠缺。最近在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卡帕

2010-11-09 22:57:18

这部电影是魁北克用来粉碎欲移民者梦想,以避免过度移民潮的大杀器!

august

2013-02-26 13:23:17

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野蛮入侵》,在看似简单的生命和亲情的故事下,隐藏着更深的主题,关于历史,革命,社会形态等等。商业成功的儿子是现代社会的代言人,“反面人物”娜塔莎是资本主义抛弃的废品,自暴自弃吸毒。我们一般都处在这两类人之间,谁是谁非全由资本说了算,能逃脱的终归少数,称为野蛮

往事如烟

2010-05-25 14:04:02

太多的“入侵”就有太多的争议。“万能的钱”、“在警察局找最好的海洛因经销商来缓解病痛”、“真挚情谊的情妇们”、“改邪归正的朋友们”、“最后的安乐死”,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融,很包容很温情的电影。片尾曲很好听。

桃桃林林

2010-08-22 08:09:18

加拿大真是有意思,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电影也明显分为两类。法语的阿康更人文,更沉静。对感情也是平静下的暗涌。两代人,两种文化,两种世界观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2011-04-14 22:35:52

1.温馨是要钱钱砸的;2.干金融很赚钱;3.一切虚幻都是建立在有钱儿子基础上。法语片文艺内涵果然浓厚,狐朋狗友聊天话题都带这么多我们了都来不及了解的著作和人名,翻字幕的同志辛苦了。很羡慕剧中那种曾经的炮友还可以聚在一起吹牛打屁的坦然劲头。怎么豆瓣炮友们日完不相往来,要向前辈学习呀

大佑

2012-03-02 17:36:59

4.5 年輕人是最好的烈士,好好的擁抱熱愛的一切。會逝去的終究會被沖擊,但你能拽著它,陪著它一起。

Panchito

2011-06-19 15:33:28

今天父亲节,刚好轮到这部,好有机缘,想老爸了。(ps:博学的时候连耍流氓都那么明目张胆自圆其说)

Jacky

2011-01-15 18:17:51

是的,年岁越长,越会沉浸在这样的片中,你会想起,父亲和你一切共度的美好时光,有多少已经不再记起......

阿德

2009-10-07 10:07:56

有一个情节无法忘记, 当父亲和他的朋友们谈论历史和哲学, 并因此欢笑的时候, 善言的儿子只能默默地听着, 不知所云. 数学和经济学带来了财富, 却带不来优雅的人生.

何倩彤

2007-06-22 19:25:42

12/4/2004 6:00pm Cultural Centre

与碟私奔

2020-01-12 16:24:33

父子和解的电影很多,比如《大鱼》,而在父亲临终,专门用“风流成性”来渲染父子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所谓尊严的绳命告别,也是一种非美式喜剧的导演特殊的风格,然鹅,美国人也跟着沾光,似乎去美国做一次检查就必须有了“老豆坚过美利坚”的片名梗应该是看过DVD,但是已经没有印象了,尤其是父子从话不投机到最后的亲情拥抱,我们的父子一场其实不就是这样从不解到最后的“和解”吗?父亲身边离不开女人,妈妈也因此离开了父亲,父子也因此成了陌生关系,天各一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朋友来了,妻子来了,就连情人都姐妹一起来了,大家似乎冰释前嫌,似乎用这样更“生活化”的方式和人生告别,真的是化悲痛为力量(力比多);而当电影最后,父亲不堪病痛折磨而用大剂量“海洛因”来快乐一下时,我们不禁又感到人生的脆弱和凄惨都说父一辈,子一辈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