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moved. I think that’s the best compliment you can give to a filmmaker.” Can you love movies without loving people and the world first? And can you understand movies without (at least an attempt at) understanding people and the world first?
V CANADIENSE 将电影视作一切的执着更像是青春成长过程中的某种自我拉扯,因为自己遭受的创伤和对他人的伤害,进而要求他人给予空间,挺理解主角,但也感到难受,不过幸运的是他身边总是有人陪伴并温柔以待。 “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大家会变”,可当下与喜欢的人相处的美好也是真实柔软的,最后和朋友说“我爱你”是最美好的告别。
3.5. 好像cinephile在少年时期或多或少都有点outcast的气质,而本片也是基于Chandler Levack作为成长于九十年代的影迷对于青春岁月的追忆而创作。有意思的,近期的Canadian cinema涌现了一批rooted in specific community/neighborhood/community nostalgia的影片,本片将舞台放在安大略省的Burlington,也是导演对于个人成长起点的“致敬”。本片除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录像带租借商店外,最出色的应该是Isaiah Lehtinen的casting,他的eccentricity and brokeness给了这个角色最好的平衡,只是故事本身还是跳不出司空见惯的coming-of-age,甚至对于严肃话题的处理都显得敷衍了许多。
2023.3.10 1pm场次— 观看于多伦多TIFF Lightbox Cinema3 H21。迷影向。“看电影就如呼吸空气,电影就是我的全部。”“比起去派对,我更喜欢在家看电影。”“我要拍16mm,不是去学什么Cinema Study。”“I dont wanna be a Canadian film maker!”槽点金句满满。情绪失控,带有原生家庭矛盾以及自身性格缺陷的宅男,一心所向16mm,试图进入NYU。他拍摄的作品与那个女孩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实验派短片,一个是剧情短片。天赋各自异禀。但遗憾的是,他失控的状态是恶化了关系以及自己本就无法控制的情绪。最后的冲突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幸运的是,他因此接受了更加平淡平凡的状态。
Jue
2023-03-20 1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