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罗生门

罗生门》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

2010-05-29 21:59:46

(9/10)本片的精华集中在后半部,但如果没有前半部的铺垫,这部作品就无法成为经典。电影版其实是结合了芥川龙之介的两个短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改编而成,两部原作都是对人性绝望的灰暗结局,但黑泽明添加了一个樵夫收养婴儿的场景收尾,象征着对人性的希望。

sharon

2017-03-17 00:43:00

由罗生门电影衍生出的罗生门现象,告诉我们主观片面又自私的话语是永远也无法反应事实真相的。语言不仅仅只是沟通的工具了,它可以被用来掩盖会体现个人的无能,卑劣,肮脏等等自我无法面对的真相

凯拉奈特莉

2016-11-29 18:05:05

故事本身没有多复杂,个人视角衍生出多个或自私或可怜的版本,多重平行叙事使真相在被揭开的同时增添悬疑。黑白丝毫没有限制到故事的精彩,志村乔和三船敏郎两位演员令人印象深刻。 黑泽明大师厉害了!

超搞笑级的??

2014-09-20 13:01:24

为什么我们总是活的很累,以前我以为是因为我们总得掩盖真实的自己而时时刻刻说谎,活给别人看,看完罗生门我想到,人说谎,总归是因为懦弱,看似是因为怕别人无法接受事实,其实是看不清自己的灵魂,在自我麻醉中获得短暂的心安;然而,自省,才是在骗别人骗自己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星星之火

Paco

2015-06-12 18:42:03

一直到樵夫颠覆旧说辞之前,故事都像在讲男女关系与女权觉醒。最后转移焦点到旁观者上,谎言与人性劣根的揭露,却成众生相。即使一时半会难道其中奥妙,也毫不妨碍它的直击人心,好像在经过大脑的理性思虑之前,黑泽明早已借电影,往心口、向人性,奏响一曲赞斥交加的歌了。→18.10.14 二刷。五星不改,但私影史十佳地位有晃动,对它“电影”层面的认可已不及价值观共振度。由怀抱至善信念到承受至恶冲击,再到承认复杂与灰色常态、辩证向阳。无论如何,依然是我心目中在场景构建上堪称完美的杰作。躲/淋雨对出(片刻)/入世的象征,深入密林与遁入人性深处/隐蔽处的对位,完全舞台化、对摄影机/观众提供证词(软性“打破第四堵墙”)的纠察使署,乃至最后雨过天晴的向阳表意,纯粹而极致。

寒枝雀静

2017-02-11 11:59:32

单独探讨人性就容易忽略故事所处的社会背景。所有的谎言背后的欲望恐怕无不是社会为每一个角色建构的欲望标尺。换言之,谎言也是社会规训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妻子那一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但展现的手法和视野还是觉得太浅白了。相比之下《楢山节考》要高明得多。影史关我啥事儿啊?

冰红深蓝

2015-03-15 19:57:29

黑泽明成名作,威尼斯金狮奖。摄影和剪辑功力甚高,三船敏郎的表演很精彩(他的笑和京町子的哭真是绝配)。影片揭露了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也呈现了男女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很多问题,罗生门更是成为广为人知的词汇,意指当事人为私利各执己见致使真相扑朔迷离的情况。其实影评不也是罗生门么 (9.0/10)

大头绿豆

2013-07-04 20:19:40

在那个时代它肯定是一部开创性的好电影,但显然无法取悦现在的观众。所有关于人性的讨论都是以对白给出,并且竟然出自乞丐和樵夫。以三船敏郎为首的几个演员,演技跟《七武士》时期几乎一样表面、浮夸,以及慢半拍。人性部分,相信芥川龙之介的原著剖析得会更深刻。

稀有电影

2013-05-07 17:59:17

看到剧情简介你基本就可以有个心理分数了,然后看完电影,你看那个分数和真正的分数有没有差别。

Jokery

2010-06-17 21:59:50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但是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

爱情海

2017-04-06 21:27:57

揭发人性的黑暗面,谎言、私欲、虚荣、软弱。

400blows

2005-07-07 20:31:13

看不下去啊看不下去啊女主角太丑...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