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追捕聂鲁达

追捕聂鲁达》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柯里昂

2017-04-05 22:42:11

三星半,所谓的“赤色分子”再一次成为银幕主角,但这一次却是以无比诗意和文学化的方式出现,一部手到擒来的“警匪”追捕片就这样以近乎悲情的方式化作一篇政治长诗,能追寻伟人的脚步,哪怕是以其的对立面存在,应该也无悔吧。北美有帕特森,亚洲有路边野餐,南美有聂鲁达,这世间从不缺少诗意人生。

Neroat

2019-04-05 20:14:11

喜欢聂鲁达的诗。明明剧情是追捕聂鲁达,但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都非常冷静,过于冷静了。台词确实很有诗意,但是警察角度来叙事有点奇怪,电影整体浮于表面,对聂鲁达的人物刻画不深刻,一般般吧。

eighthday

2016-12-29 09:04:18

年度最佳,关于读者(被诗人代表的人民)与诗人(为人民代言的艺术家)之间的创造、追捕、投射和认同。视觉美得目眩神迷,剧本荒诞滑稽无情又温存,演员都一个顶俩,看完想带本诗集去智利~

猫猫

2016-10-16 00:46:25

相杀到相爱到自恋。给好莱坞铺路+1。导演来不了伦敦就拍了个视频,墨西哥梁朝伟在他身边扭来扭去。

Prufrock的情歌

2017-02-06 14:10:22

追逐和被追逐,创造和被创造,在诗人遥远的梦里成了永恒。我以为我是在寻找你,最后对着你才发现了空虚的自己。// 撞题材的美国电影和外国电影同时火的时候还是去看外国电影比较靠谱。(对,是在说paterson)

JoshuaLi

2016-10-17 11:59:23

黑色电影侦探故事般的旁白中,唯美的光影浸透了聂鲁达的浪漫诗意,不同时空中的连续动作则为它的诗意增添了一抹迷幻,拉雷恩与编剧吉尔莫的合作,是用警探这个角色来对照与解构聂鲁达其人,在达成这个目标同时,这个角色也在对叙事本身的解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部电影是拉雷恩对自己实力的又一此力证

Peter Cat

2017-01-09 09:17:37

美图式摄影确实拖低了电影整体格调(尤其在美术相当好的情况下),但敢这么无中生有的做传记片,胆识和才力都会让这个电影记上一笔。说到底传记片就是导演试图去追踪原型的一段充满着误读、曲解但又不乏真诚乃至以心换心、以血鉴血的旅程,这个电影的做法何尝不是对这种“追踪”充分的自觉。

何倩彤

2016-11-13 18:51:08

【金馬初體驗】ALL DETECTIVES ARE IN LOVE。繼Tony Manero之後最喜歡的一部Pablo Larraín。也原諒了自NO之後(無謂地)沿用的視覺風格。可惜最後十分鐘稍為變成「我們都是聶魯達」式的的歌功頌德。

弗兰克 行

2016-07-16 19:40:37

nziff 看电影前先去美术馆看拉美艺术展,两部纪实性的片子后终于来了部风格独特的。突破性的拍出了独有的诗意,也唤起了我好几阵的睡意。看着大腹便便的聂鲁达在粉丝面前朗诵"今夜我可以写下最哀伤的诗句",我脑海里浮现出大学夜半熄灯后,在电扇和手电筒下翻来覆去读那二十首的情歌,十年了

欢乐分裂

2017-04-12 22:34:13

逃逸出文本的角色,在对自我现实的「塑造」中,也完成了被诗人在字里行间的「塑造」,直至谢幕,才与精神上的领路人完成统一——从宏观讲,也是智利国内政治势力的分合关系;而作为撰写者,也在诗歌的外衣下「塑造」个人历史,以及完成被公众「塑造」的形象。

谢飞导演

2018-12-28 09:02:07

也许是因为前年拉美行时参观过聂鲁达的故居印象深刻,昨晚打开了早就下载的这部2016年的电影,发现它堪称神作!革命与追捕,逃犯与警察,真人与虚构,现实与想象,全被聂鲁达的诗篇及导演的魔性视听画面融汇在一起了。豆瓣真是个好平台,短评可以让你迅速地了解该片水平,长评专论的水平之高、看片之细、分析之独到也是让我这个多年教电影的老师自叹不如。有的瓣友还整理了聂鲁达的诗篇中文不同版本译作、节选了诗人自传里关于这次逃亡的记述,对比着读下来,更觉得本片编导创作之不凡。

米粒

2016-10-17 23:06:29

娱乐大片,形式大于内容(/故弄玄虚),总体是个造神追星片,把主角换成个流行巨星(举例:JB),拍出来效果也是一样--看完也不知道聂鲁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另外真的不是黑吗?搞了半天这个脑残粉还是编的… 拉雷恩这样下去不行啊!片约不断,但电影思想内核还不如《智利说不》那时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