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水仙

黑水仙》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阿朗

2007-09-05 17:46:14

意淫中的东方,是挡不住的诱惑,就如青春黝黑的少帅和甘姬,柔媚艳俗,很是奇观...... 在令人心旌摇荡的环境中,所谓理性克制者,下场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忍成内伤。

灰色幽默

2017-02-28 12:40:18

9 欲望存于心,极致的压抑会导致极致的反弹。鲍威尔的宗教崩坏电影,投身宗教不过是逃避与压制,不只是男性,就连充斥于片中的种种美景也会成为诱因。这部电影还取代了好莱坞与欧洲两者的精华,在流畅叙事中善用意识流塑造人物。缺点在于对亚洲文化的无知与错用,不过也可直接将之理解成世外桃源

般若死火

2012-03-11 01:55:55

真是部变态的电影。宗教和修道院成了这帮逃避现实和自我的傻女人的出口。当到达偏远自然纯朴的北印度后都一个个原形毕露。但她们不愿承认,反倒指责是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诱惑她们。最奇怪的是片子塑造的院长完全就像个自以为是的独裁者,说起话来下巴抬得比鼻子还高。可其实她进修道院的原因蠢得和猪一样

彩虹几度

2010-05-21 20:44:55

异域撩人,圣女思凡的挣扎和代价。镜头里有视角绝妙的仙境写真,镜头外有轻描淡写的欲望挑逗

林十之

2017-06-19 15:44:31

一群修女被神秘的东方力量和男人诱惑最后失心疯。唯一的白人男子天天穿超短裤,被修女们视奸,这种女对男的性审视在那个年代倒是新鲜。广东话、旗袍、瓜皮帽、印度苦修徒、锡克教大头巾、细密画杂糅在一起,中国印度傻傻分不清,50年代西方对于东方的异域想像还是蛮炸裂的。

冰红深蓝

2019-01-05 17:39:06

【大光明英伦大师展】1.颇具魅力的鲍威尔/普雷斯伯格代表作,足以证明古典的主题、叙事和视听语言依旧不过时。2.象征性、表现性的色彩运用:红色(激情、爱欲与死亡)与黑白(戒律与禁欲)的对照,红衣、红唇与红眼的魔化修女令人惊骇,外加蓝色的舞厅。3.影片在形式与内容上建构了多组二项对立式:宗教vs世俗、理性vs情感、文明vs原始(自然)、种植的谷物vs种植的鲜花、女性vs男性、成人vs小孩、西方vs东方。4.修复效果极佳,不知贯穿全片的细微闪烁的光线是否为原片效果,闪光与不断吹动的风都使影片浸染上了隐隐的不安与颤栗感。5.棚拍布景的又一次胜利,在万丈悬崖上敲钟的修女亦成为经典形象,结局似为希区柯克[迷魂记]所致敬(而[偷窥狂]与[迷魂记]之间亦有丰富的互文关系)。6.黛博拉·蔻儿美若天仙。7.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有点东方主义。(8.5/10)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