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已注销]

2019-05-06 05:59:36

德国人什么时候都走不出他们的愧疚感

落地麦子

2019-11-10 07:32:45

德国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法治国,战后也对纳粹历史进行过深刻的反省和追责。但1968年通过的《德雷尔法案》为纳粹战犯开脱罪行,是其公正的法律秩序的污点。揭开这一历史伤疤的,不是德国人自己,而是土耳其裔律师,反映出德国对土耳其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令人深思的还有对法律公正的思考,法律如果失去公正,它还是我们要维护的法律秩序吗?

一只胖胖胖耗

2021-05-16 18:22:01

当小科林尼拿着球和爸爸肩并肩走下去的时候,我的眼泪真的忍不住了。 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不会改变,死去的人也不想复仇。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曾经犯下了错,有人因为这些错而无辜死去,那么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反思。尤其是当错误的发生是因为某些法律的纵容的时候。 公平,正义,这些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应当有时限。唯有如此,亡灵方能安息。 (ps,德国人还在反思自己,salute)

科林

2021-05-11 00:16:38

1、从沉默寡语的犯罪嫌疑人入手,开始一段抽丝剥茧的律政悬疑探案,前半段调度把控不错,观众有被吸引; 2、主角与被害人特殊关系使人物心理情感饱满化,角色刻画成功; 3、涉及二战历史遗留法律问题也有社会现实影响力,有思考性。 可惜就可惜在最后庭审戏上反方律师教授的心理转变太过勉强突兀,虽然那段用交错时空平行剪辑加强情感渲染以掩盖,但显然为情节戏剧化而刻意为之,且该角色脸谱化较重,缺乏关键描写,显得狭隘短平。

谢谢你们的鱼

2021-05-15 23:35:29

无聊到挠头,再有历史意义也没用,男主角的整个故事线都好无聊,而德国的司法真的被拍得和儿戏一样。

鶴少爺つるゆき

2019-10-29 19:30:49

前半段悬疑感很好,后半段感觉导演家有事,急着把电影拍完走人,法庭戏推进得既轻又快。hans meyer战时战后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战时冷血残暴杀人如麻,战后仁厚慷慨友善,而且很难说这种仁善完全是假的。我突然就明白了,当初小区投票换物业的时候,为什么老头老太们前一天还在撒泼打人叫骂,第二天就能牵着孩子温柔地教育其要讲道理。环境裹挟下,一个人如何秉持应有的德性,我觉得电影的重点应该放在这里,对68年《德雷尔法案》的诘问才是整个事件的灵魂。

alexkhan

2021-05-09 17:07:08

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好看的二战反思题材都是德国人拍出来的?最后皮球那幕的升华真的好棒,感觉是在90年代的电影里才看得到的东西

fire

2019-11-04 20:45:01

最后庭审戏太不严谨了吧

猪头妖怪

2019-11-16 03:37:02

讲故事的技巧已经足够成熟圆润了,无奈后半段的故事实在是太弱了,几乎毫无惊喜,完全兜不住前半段的铺垫。

Stboo

2019-10-25 12:40:39

其实我很想知道要是科林尼没有自杀法官会怎么判

巴伐利亞酒神

2019-11-24 14:24:44

从一部有历史跨度的影片中出现P38手枪起,你就该猜到又要鞭谁的尸了。浮士德的寓言贯穿全片,德国人敢于揭自己伤疤的态度,让他们并没有侮辱伟大的歌德。感谢电影,在黑暗笼罩大地的日子里,你就是光。

帝国时代

2019-11-20 15:43:22

这部电影的真正深刻之处在于:时至今日,仍然有那么一些德国人在内心深处企图为纳粹的罪行粉饰和遮掩,而因此整个德国民族必须不断地深刻反省,否则,纳粹仍然有可能卷土重来。对于德国仍然可能纳粹化的警惕和自省,相对于《冒牌上尉》,这部《科林尼案》毫不逊色。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