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魔术师

魔术师》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王富贵

2012-06-29 11:56:35

看了20部伯格曼了,觉得比塔可夫斯基还是要差一些的

lixunhuan

2013-05-02 22:20:30

喜剧和心理惊悚剧的杂糅,还蛮有意思的。喜剧的部分有点《夏夜的微笑》的味道,i.e莫里哀式的法式喜剧。心理惊悚剧则是《野草莓》的潜意识延伸。

超cute侠

2016-04-21 15:49:38

科学与伪科学的对峙,生死的探讨还是很伯格曼的,阁楼一场戏拍得张力十足,魔术师的两张面孔,最终敌不过皇室的召见,颇讽刺的结局。

probe

2018-12-09 21:56:07

主题颇似《第七封印》对生命与死亡的探讨延展,骗术也是有需求的,而伯格曼的讽刺态度则近乎残忍啊。

brennteiskalt

2019-07-17 21:19:42

[面孔]是伯格曼作品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杰作,也是他聚焦艺术家的挣扎的作品里极为出色的一部。自知虚伪的艺术家如[假面]里的女演员一样躲进沉默的幌子背后,而代表观众和评论家的科学人士对艺术造出的这一假象发起了猛烈攻击,一上来就能说出真相的反倒是垂死的艺术家之镜像。是啊,一切皆是虚伪,但我们依然还要孜孜不倦地把这虚伪当做真实,因为只有在谎言里才能寻得见事实。影片充满讽刺的皆大欢喜结尾于是可以看做是伯格曼无奈的宣言:既然你们情愿受骗,我也就继续装腔作势吧!

Theo's Anatomy

2018-03-09 05:19:45

伯格曼早期的非名作,却能看出第七封印和persona的影子,片名叫做面孔要比魔术师好太多!Gods don’t talk, only humans do. Von Sydow妆前妆后的眼神与语言对比画出了人与神的边界 @film forum

37°2

2009-04-23 11:21:15

相当情节剧,如今看起来非常不“伯格曼”的电影,个人主义精神有被英雄化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Max Von Sydow扮演的催眠师手中的魔灯放映机,那是影响伯格曼一生的童年玩具,赋予他诗话想象力的根源,一切梦的开端。

秦诺诺

2012-03-18 21:47:19

太舞台剧化了,片中所有角色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的人,其实现实生活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吧,片尾大部分配角都卸下了面具跟着自己的心走了,而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有点理想化呢。男主角本也被拉下了面具但是国王的一纸命令又让他立刻换上了另一副面孔,说出最后那句台词时脸部微妙的表情变化被冯.西多演的很传神

levitating

2009-04-22 22:15:52

戏子 美丽而神秘的面孔 让每个人都有倾慕的爱和破坏的恶

sirius_flower

2018-10-12 11:06:39

太精彩了!这部完成了双重迷惑 故事中对角色的迷惑观影层面对观众的迷惑 伯格曼不正是带着电影迷幻术走进影院的Volger嘛!当观众像科学家一样以为自己早已看穿电影的伎俩当我们以为已经被叙述视角透露了真相实则被伯格曼一次次欺骗 就凭这伯格曼高出诺兰至少两层境界 后者还停留在故事内叙述悬疑和反转前者早已将观众纳入到整个作为浸入式戏剧舞台的虚构电影系统中 作为心理游戏的魔术依然具有魔法的效力就像假戏真做明知春药为假的女仆最终完全被折服哪一个观众又不是呢?

Gawiel

2018-09-15 01:43:46

The sleep of reason produces monsters. 总体上是喜剧,有时甚至有旅行、异乡、偶遇、奇异所带来的闹剧色彩,但理性代言人与幻象制造者各自的执着和相互拷问又是严肃的。Gunar Björnstrand象征理性的眼镜被踩碎的一刻简直想投稿给 @战损bot ……

松针猪

2011-09-04 22:48:48

对很有表演感的演法欣赏不能,但伯格曼的完美主义镜头十分吸睛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