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野战排

野战排》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jessiestone

2008-05-12 00:19:17

08.5.11见到了四个熟人,威廉达福,早安越南里的黑人大兵,今天我见到了两次,绝望主妇里的paul在这里还要年轻些,最后,我们的主角,我看过他的一部什么恶搞的美军电影,好像说有点像top gun,还有在friends里他跟phebe出现了一集。美国大兵穿上军服很好看,身材也都很好。至于历史。

Mr.Graceless

2021-07-13 22:18:06

真正参与过越战的斯通拍出来的越战电影,同样从大学退学主动投入越战的富家子弟泰勒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冷酷的杀人机器巴恩斯与人性尚存的老兵伊利亚斯也许是两种互相依赖又剧烈对抗的思想浪潮,前者是暴力强权,后者是怜悯善良,而代表着越战一代的泰勒在经过战争洗礼,面对巴恩斯扣下扳机的一刻已经注定洗不去两者的痕迹,成为了「两个父亲的儿子」。斯通将战争的宏大叙事拆解为几个兵戎相见的小战役,躲在暗处的敌人形影幢幢(越共还是被作为战争反思的工具来进行刻画),画面里只剩受难的平民与背刺的同伴,人类的暴力、淫欲、懦弱、多疑,恐惧被彻底暴露,加上对越南严酷环境的渲染,令人望而生畏。时年31岁的威廉·达福看起来还有点稚嫩,五官还不像中老年时那么狰狞。德普存在感仿似路人,按理说他角色自带的越南语技能应该不止这么点戏份

stknight

2012-02-01 17:13:14

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首部,他最为知名的作品,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让斯通第一次拿下最佳导演小金人。斯通的战争经历也使得影片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实际情况。查理·辛和他老爸一人演了一部经典越战片,约翰尼·德普和福里斯特·惠特克此时还都是初出茅庐,斯通自己也打了个酱油。

老泰瑞

2013-05-26 14:57:11

同样是反思越战,《现代启示录》像莫言的文字,柔中带刚;《野战排》就像余华,赤裸冰凉。这部反“美国精神”的可以说画面赶得上《大兵瑞恩》,思想性也不亚于《细细的红线》。当一个个壮士倒下时,你感受不到悲伤与愤怒,只有无奈。

巴喆

2014-06-07 21:01:46

“真正的敌人来自于我们内心”。自有人类文明开始,战争这事就从未停过。7.9

竹傲风

2010-08-21 20:15:12

I think now, looking back, we did not fight the enemy, we fought ourselves, and the enemy was in us.

djj

2013-01-22 09:52:28

看到了蜘蛛侠里的大反派。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87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87 最佳导演 奥利佛·斯通 最佳影片 野战排

会笑的昨天

2016-05-22 10:41:23

在军队、在战争中,无人性可言。同情、怜悯都要在战争中,训练中统统丢掉。

Ocap

2015-08-07 12:31:43

和预想中的奥利弗·斯通不太一样,感觉这部在越战四杰中算相对温和了,虽然最后一段的复仇戏很灰色,但整体看,还是很容易被大众接纳。当男主击毙背叛队友的队友,已意味着被战争炼狱同化,无从安置的恩怨,杀戮的理由种种,死己死彼,仇恨与狂怒逐步失控演变成目标性缺失的常态

L.L

2013-01-20 01:06:46

1986的遗憾,OliverStone的遗憾,被压抑得找不到任何缝隙!

Obtson

2013-08-14 00:09:34

视角过于美式,甚至连美莱村屠杀段落都附加自我辩驳。而难得的是炮火下的反思,数次提到的军事法庭只是表,人性内心的杀伐才是里。不知道为谁而战,这比战争自身要可怕得多。

巴伐利亞酒神

2013-06-23 19:07:47

拜电影节所赐第三遍看,经典到无以复加。前两遍分别是DVD5和DVD9,第三遍终于献给了大荧幕。每次看都会纠结的一个问题,假如我是泰勒,面对垂死挣扎的巴恩中士,会不会扣动手中卡尔什尼科夫枪的扳机呢?这是一个让我无法假设也无法回答的问题。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