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英街探案

中英街探案》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5”条评论

影迷点评

Gal铁粉

2017-09-11 13:14:37

结尾如果改编成,主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忘记吃药了,整体水平可以瞬间提高。

Inv

2021-03-03 22:20:22

「壹号」两边都不讨好的电影 导演想表达的太多直接粗暴地借角色嘴说出来 还是比较可惜

高静晚安

2020-07-10 04:12:56

他们鼓励你反对别人,却不允许你反对他们自己。

Lisftm

2019-03-07 16:22:56

借评1号。小人物与大时代。倾城之恋,在白发老人(最后留守抗争)眼中洞若观火,本质上是一路人,捍卫自己内心的归属,而无憾,而令人伤感,以及惨痛之后,母亲对一帆的自由的给予。

小Irene

2020-11-26 20:53:45

借标。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六七主要是因为父辈对子女的影响导致了他们参与或被裹挟进斗争中,而到了当下运动变成了年轻一代扛起大旗,背后则是老一辈的不理解。

无价值易怒用户

2021-02-25 13:28:50

借标一号,这片被两头骂也太惨了。

康帅傅

2019-10-25 21:53:39

标记中英街一号,是部好电影

你加加油

2020-12-03 01:09:59

什么主义立场意识形态都是狗屁,只是正义是应该永远守护的

Even

2020-04-15 06:25:23

借评。一位友邻说得对,两个时空中抗争的政治主体变化了。我想指出的是,以前我也一直以为游行集会权利是港英执政留下的传统,可是一直到1970年早期,三人聚头就算“非法集会”,直到80年代都在争取普选权,这些权利真的不是港英政府“天赋”的,而是一次次流血争取来的。我想这电影的更大意义莫过于此吧。补充一下,2015年,赵崇基和谢傲霜出版过一本同名书,内含(更完整的)剧本、历史、访谈。

Bibliothèque

2019-03-06 21:41:22

当作《中英街1号》来打分,影评不妨参考资深影评人石琪在《明报月刊》发表的《越受争议越受注意》,他在文中提出质疑:电影上半部分中,六七事件立场有左中右,对比下来,下半部分所关注的运动却以不免有点一厢情愿,头脑简单。其实表现政治事件,不排除政治焦虑好卖票这件事,但如果是当事人的话,非要拉开时间的距离才能客观表现事件。

huchichi

2019-12-06 09:37:51

都是来借《中英街1号》楼的,豆友们真机智,哈哈哈哈,电影不错,2019年看着更讽刺。

樱桃熊

2020-02-17 01:24:29

借地标记的《中英街壹号》,在香港电影范畴算佳作了,镜头语言不错,也有一定深度,增加了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视角,因为没有任何剧透,我看前半部分六七事件的时候就想到这不是和现在的香港事件一样吗?果然后半部分就展现当前的香港事件,这种对照非常简单清楚,用同样的演员相似的心态去证明这是历史的重演,只是他们对抗的政治主体完全相反,这说明他们的对抗不带政治色彩,只是对于自己利益的捍卫,港英政府给香港人灌输了自由民主的思想,虽然他们撤了,思想却留下了,这让香港人成了‘’刺头‘’,他们更愿意去捍卫,也更容易被煽动,这褒义贬义的两面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对于这种对抗是不是真的有意义,电影在前面是不置可否的,这种处理很好,其实电影如果停在1:46会更好,后面略显拖沓,也展现了更明显的价值选择,拉低了电影的层次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