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俄罗斯方舟

俄罗斯方舟》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冰红深蓝

2016-08-30 21:00:58

赏心悦目一镜到底的斯坦尼康运动长镜(变焦与环绕),在冬宫轮番登场的俄国历史重要人物,仿若安哲开放性时空观的极端呈现,但难免乏味。以摄影师+旁白与外交官两个叙事者介入作间离,怀古伤今的感念与对艺术品/观赏者的凝视。汪洋上的俄罗斯方舟,亦是对俄国与欧洲若即若离关系的一个象喻。(8.5/10)

芦哲峰

2011-08-21 18:56:35

史上最长镜头,看来是一个噱头。

巴伐利亞酒神

2016-09-29 20:32:33

也算有部欧究片被我先去了取景地之后才收入脑海了,埃尔米塔日真是美得让人无法言语。

米粒

2013-09-12 11:40:54

全片一个长镜头,真是令人吃惊,不知怎么做到的,最后一场戏真是碉堡。我也有博物馆情节。如诗歌一般回顾俄罗斯的艺术史。摄像大叔辛苦了。。。

荔枝超人

2014-05-18 15:47:06

冲着一镜到底来的,但是只坚持了半个钟,之后用两倍速拖完。你这种拍法有什么好意思用长镜头来哗众取宠的,只要机器够电,永远拍下去都不是什么难事。

把噗

2015-02-25 21:38:17

难度其实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每一次门的开•闭即可看成是一次剪辑点。考验最大的是持着摄影机的摄影师。

咱说

2011-02-25 21:16:32

【资料馆】毫不留情一颗星,色温和光线很糟糕。所谓一镜到底就好比一个人写毛笔字儿写不成王羲之于是就拿个拖把写巨字儿挑战吉尼斯。旁边一对小情侣像看猴戏似的从头笑到尾,豆瓣上一水的没看明白还给四五星,我算是领教到了所谓文艺青年的恶趣味。看完像没看一样无趣,还不如睡觉做个梦。

JoshuaLi

2015-03-08 13:10:55

7.7 虽然摄影机在片中充当了主要角色,但还是可以发现镜头是在POV与传统机位间不断切换的,传统机位带来的戏剧感不断地被POV镜头带来的临场感所打破,所以尽管这是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但它带来的视觉体验却是割裂的,这一点影响了叙事,也损害了观影体验。

Virgil

2019-09-08 21:44:31

@ HKBC | 开场前突然每人发了一叠台词本,说字幕有技术问题可以开场十分钟内退票。问了一下说还是有字幕的于是留下来看了。字幕确实存在别字等翻译问题,但还不至于太影响观感。没想到最糟心的是放映卡顿,持续全场,不知道是不是帧率不一样的关系……感觉不好

胤祥

2007-06-07 15:26:40

穿越片。看了小索拍的各种博物馆纪录片之后此片实属正常,但这部影片伟大的长镜头实验掩盖了其丰富的意识形态症候:“别了,欧罗巴,我将继续前行。”对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治下荣光的怀念,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反思以及对超越时空的俄罗斯文化/艺术的推崇。实属后冷战苏俄电影重要作品。

_Esperanza__

2015-03-31 23:15:15

缺乏形式感的形式电影。没有“画面”,不完全成立的第一人称视角,缺乏统一性的历史和艺术选择和处理;美感是有的:然而隐藏在影像之后事件的脉络里-“我选择留在这里了。”“再见,欧罗巴。”可惜我不太懂历史,也很难去理解导演的私人记忆。 资料馆

熊仔俠

2010-09-02 11:37:43

導演力求在創造一種時空和美學的錯落感。方舟,沒錯,真正的俄羅斯文化就在諾亞方舟上。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