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聿之

2016-01-29 14:52:48

前苏联的主旋律电影,讲述俄国人抗击条顿骑士团,民族主义色彩浓厚,主角的形象塑造过于脸谱化,在早期史诗类电影中本片战争场面算得上气势恢宏,忠实还原了中世纪重骑兵的作战特点。

Jacob

2016-06-23 23:10:45

siff2016.6.12(2/19)这类主旋律叙事加团体操美学,还有看上去很虚假的夜戏打光,恐怕很难符合现在的审美了。精神头不好,后面的战争戏也差点睡过去。不过迎接牺牲英雄的场面有点感人。结束后没有人鼓掌。

喋喋不休小老头

2016-10-22 14:28:43

抛开那段冗长乏味的战斗场面来说,影片整体调度很出色,功力深厚,大小场景的自如转换,节奏的快慢掌控,爱森斯坦是生错了国家,1939年还在痛苦的挣扎于默片向有声片的转变,而过了一年大洋彼岸已经拍出了公民凯恩

尾黑

2016-06-12 00:33:25

同样是俄国中古历史,这片完全是俄式样板主旋律,猪脚伟光正得一半台词是喊口号,甚至直接给他单人全身打白光。构图倒是真心讲究,镜头剪辑也是严格遵循远中近,古早的道具制作布景搭建挺有意思,最后的“冰河大战”充满喜感。

汲哲

2018-10-01 22:19:15

爱森斯坦在20世纪30年代过得并不好,赴美拍片失败,在祖国又不被斯大林所喜爱。之后靠这部电影才重回主流视线。本片在苏德关系紧张的38年公映,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本片立即被撤,之后二战又拿出来放映了。但是电影本身我并不喜欢,爱森斯坦拍有声片僵硬枯燥,就是单纯的有了声而已。

ver

2020-03-29 09:23:02

教科书般爱国主义题材战争史诗大片。时值苏联与纳粹德国关系紧张之际,爱森斯坦制作了他十年来的第一部完整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蒙太奇是爱森斯坦的标签,此片中蒙太奇并没有像在《罢工》那样被过度使用,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甚至用在了配乐上。影片实验性的手法不少,比如在描写战争场面时,爱森斯坦借鉴了许多迪士尼动画片的手法,连配乐都充满欢快的节奏。而此片又不仅仅是一部冷酷的战争片,比如他加入了少女Olga这个人物和一个为爱而战的子情节,使得电影变得有血有肉,又更能打动观众。影片的最后打出的字幕和缓缓推进的镜头下无尽的长矛,即使在今天和平时代看来也是相当鼓舞人心。

合纥

2013-09-02 14:53:45

3.5吧 有拍得很好的地方,比如4:3的画面拍出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场景的气氛营造也留下深的印象。但打斗和情节表现上就逊色很多。

salty yuzu

2012-11-17 10:28:57

七年后重看居然是在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现场. You never know where life will lead you.

介意

2018-10-15 13:07:15

87|開場的外景有多美,戰場的佈景就有多拙劣。層雲緩步,較大軍突進更屬於銀幕。

蒸笼头妮可

2016-06-18 18:51:27

这个导演的电影我看了三部了,还是同一个男主角。那个年代的电影很有特点,日耳曼骑士的头盔像是一个水桶倒扣在头上,蒙古人面目可憎,让我想起朝鲜古代片里面明朝官员的形象,俄罗斯男人都理着难看的锅盖头,戴毡帽。教会的势力很大,是东正教?节奏略拖沓,战争场面杀人不见血。影院里有人睡得很香。

浮世鸿云

2018-01-29 17:26:41

CC收藏第86部,1938年苏联出品。二战前夕,俄罗斯人把13世纪的德国人入侵的史诗战争搬上银幕,以极大的爱国情怀,宏大的战争场面,激发起俄罗斯人的战斗力,堪称战争类型片标杆作品,后世效仿之作不计其数。7分

SHAN

2012-09-05 15:08:44

蒙太奇发明之前的电影看着真累....鏖战就真的打了40多分钟......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